欢迎来到合乐彩票登录官网
当前位置:
>
访问量:
行业动态
3D打印将在核电等领域开展示范应用
时间:2019年01月21日 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量: 分享:

近日,中广核在北京、深圳同步召开“2019年度新闻发布会”。中广核新闻发言人黄晓飞介绍,近年来中广核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除自主研发了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自主核电站“神经中枢”和睦系统外,在全球首创电子束处理污水等一大批重大科研成果,并在3D打印等前沿领域开展了布局。

多项指标达到世界前1/10的卓越水平

黄晓飞透露,2018年,随着阳江核电5号机组和台山核电1号机组投入商运,中广核在运核电机组达到22台,装机容量2430.6万千瓦,在建核电机组6台,装机容量743万千瓦。

英国欣克利角C项目已开始核岛筏基浇筑,中广核批量投入骨干力量,与法国电力集团共同确保了投资、进度总体可控。青海德令哈光热项目成为国内首个大型商业化光热电站,在储能、调峰方面的示范作用明显。

此外,新能源实现长足发展,境内新增在运规模超过300万千瓦,累计在运超过1730万千瓦。境外新增167万千瓦,在运在建总装机容量达1388万千瓦,均创历史新高。马来西亚马六甲224万千瓦气电项目正式开工,进展顺利。

安全始终是社会公众针对核电最为关心的话题。“2018年,中广核投产3年以上的成熟机组,73.5%的世界核运营者协会(WANO)指标,达到世界前1/10的卓越水平,新机组78.3%的WANO指标达到世界前1/4的先进水平,WANO在多次回访中给予高度评价。岭澳1号机组已连续安全运行超过4600天,继续保持同类机组世界纪录。”黄晓飞介绍。

加大研发投入,成为发展“加速器”

据中广核科技管理部总经理杨晓峰透露,中广核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近10年来,每年的科研投入占营业收入的5%左右。

近3年,累计科研投入接近100亿元,并先后建立了国家级、集团级和公司级三级研发体系和全球创新联盟,目前已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7个国家能源研发中心。截至目前,集团科研人员数量达到7000人,约占员工总数的1/5。

“在此基础上,面向国家和公司重大战略需求,中广核组织实施了五大战略专项和13类尖峰计划项目。”杨晓峰介绍,“五大战略专项服务中长期核心战略需求,引领未来发展,包括华龙系列、先进燃料组件、先进核能系统和智能核电等。13个尖峰计划领域目的是解决工程生产中的共性、关键问题,支撑集团运营和工程业绩持续创优及非核业务发展,包括核安全与运营业绩提升、核电工程能力提升等。”

非动力核技术和3D打印等领域成果颇丰

“近年来,我们研发的智能化激光去污系统,被业界公认为放射性去污手段的革命性升级,是未来核电甚至核能领域设备修复、固废减容的理想利器。”苏州热工研究院新闻发言人朱成虎表示。

工业智能超声检测技术近年来已成功应用于几十个国家重点项目和重大工程,涵盖能源化工、航空航天、机械材料等多个领域,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推动了我国装备制造和工程建设质量保障技术的重大进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下超声、电磁、射线综合无损检测仪器,实现在核电静水环境和海洋动水环境等水下关键部件的应用。”

朱成虎还表示,苏州热工研究院提出的3D打印新思路,可实现将部件整体无法检测转化成3D打印中的每层或多层的有效检测,从不好检或者不能检转化为易于检和有效检,实现了“打印——检测”一体化,可极大提升3D打印产品的质量。“3D打印高频超声检测技术及装备,将在航空、航天、核电等领域40 余个典型部件开展示范应用,项目的完成将形成3D打印超声检测系列关键核心技术,为推动我国3D打印的自主、快速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

在非动力核技术领域,中广核核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发的电子束处理工业废水技术,已通过科技成果鉴定。

“这一科技成果成功研发了水处理专用电子加速器、辐照反应器整体装置以及‘传统手段+电子束’的组合工艺,可高效降解常规手段难以处理的污染物,突破了当前难降解废水处理的技术瓶颈,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被国际原子能机构列为21世纪和平利用原子能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关负责人介绍。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