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底,国家电投分别与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各签署了300亿元意向资金的市场化债转股业务合作框架协议。这标志着该集团债转股工作正式启动,也意味着发电企业开始尝试新方法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
国家电投重组以来,通过“去过剩产能、去亏损企业、去低效无效资产”,夯实资产质量,改善融资结构。数据显示,2016年底,国家电投资产负债率82.1%,比年初下降0.65个百分点。
“三去”瘦身健体
“‘三去’工作是又一次‘大手术’,尽管难度很大,但必须坚持做下去。”2016年,国家电投董事长、党组书记王炳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三去”即“去过剩产能、去亏损企业、去低效无效资产”措施。重组以来,国家电投相继制订了宁夏能源铝业、白音华煤电、黄河鑫业铝业3年扭亏方案,关闭电解铝产能28.3万吨、氧化铝产能15万吨,停产电解铝37万吨。对7家企业进行清产核资,核减权益134亿元。2016年7月,国家电投向集团内涉煤企业下发了化解煤炭过剩产能工作方案,要求未来5年内,关闭退出煤矿10处,有序退出产能480万吨。
今年两会期间,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表示,推进瘦身健体提质增效,是今年非常重要的改革任务,还要剥离办社会职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国家电投就此制定《2017年度瘦身健体提质增效工作实施方案》,明确10方面内容,48条工作措施,大力推进提质增效,果断淘汰落后产能和“僵尸企业”。同时,制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总体工作方案》,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全面完成104个“三供一业”项目的分离移交工作。据悉,目前,该集团正在制定企业办社会职能剥离移交方案,研究解决集团下属企业所办的6家教育机构、21家医疗机构、33家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机构的剥离移交问题。
“专业化+区域化”改革
在实施“三去”瘦身健体的同时,国家电投为适应电力体制改革要求,针对集团业务相关多元化实际,按照“专业化+区域化”两条线思路,推进业务板块重组整合,进一步优化完善业务布局。
专业化布局上,国家电投继完成核电、金融、科研、海外等产业板块整合后,进一步对信息化、铝业等产业板块进行整合,组建专业化子公司或子集团。
区域化布局上,国家电投按照“省为实体”原则,推进同一省域内常规电力及相关资产整合,理顺辽宁、江苏、广东、河南等省区资产管理关系,建立18个新能源区域集中运营中心。继在12个空白省份设立省公司后,国家电投又在山西、内蒙古、海南等3个空白省份设立省公司,完成了“省为实体”的全国覆盖。在此基础上,对接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进一步制定了集团在京津冀、长三角、泛珠三角、大东北、黄河流域等区域发展规划,明确集团在上述区域的发展定位、产业布局和资源配置。
目前,国家电投旗下拥有9家上市公司、公众挂牌公司。未来将大力推动核电、金融等专业化板块整体上市,推动省公司资产逐步注入区域性上市公司。
国家电投2017年工作会议上,王炳华表示,2017年将完成“向日葵”、“炎黄”、“830”项目,抓紧启动广东、广西、内蒙古、资本控股等资产上市。
拓宽国际融资渠道
资产证券化,已成为电力国企改革的重要主题。重组以来,国家电投推动资本向优势企业集中,巩固现有、形成新的专业化或协同化平台公司优势。“通过上市,积极推进再融资,推进资产向资产证券化平台集中。”王炳华表示。
2016年1月,国家电投将河南电力有限公司注入中国电力。2016年10月底,上海电力对外披露了重大资产重组方案,计划购买国家电投江苏公司100%股权,同时发行股票募集配套资金。
此外,国家电投积极推进上市公司再融资、产业基金融资、债转股、股权多元化等工作,多渠道筹措资金。
2016年,吉电股份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38.4亿元,定增募投风电光伏项目,打造国家电投清洁能源新平台。今年1月,中电投先融期货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成功举办“新三板”挂牌仪式,先融期货由国家电投全资控股。
2016年11月,该集团获得穆迪、惠誉和标普分别授予的A2、A和A-高投资等级国际信用评级,并成功为其首笔双年期共12亿美元的高级无抵押美元债券定价。国家电投由此成为中国首家获得高质量国际评级并进行境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发电央企集团,进一步拓宽了国际融资渠道,也为其国际化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