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由中国广核集团下属苏州热工研究院(以下简称“苏州院”)寿命管理技术中心主持的“核电关键材料服役行为的高通量评价与预测技术”项目正式收到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任务书编制通知,这标志着苏州院寿命管理技术中心真正站在了核电材料领域国家队排头兵位置。这也是该中心继2016年成功参与“材料基因工程关键技术与支撑平台”重点专项课题“全尺度三维高通量表征技术”后,再次承担国家级研发任务。
反应堆压力容器(以下简称RPV)由于处于辐照、高温高压以及腐蚀等复杂环境,其用材服役性能评价存在实验时间周期长、成本高、难度大、系统数据匮乏等现实困境,一直是核电业界关注的焦点。RPV材料服役行为评价与预测是核电站安全运行及运行许可证延续的核心问题。
以苏州院寿命中心主任、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薛飞为首席科学家的研究团队,聚焦国际先进理念和方法,提出基于“材料基因工程”思想,采用高通量计算模拟和实验评价等先进技术,高效获取RPV材料服役行为数据,构建材料服役行为数据库,开发基于大数据、应用性强的服役寿命预测模型及材料逆向设计技术。
项目的实施和先进方法论的成功实践及应用推广,将实现材料研发周期与研发成本的“双减半”,极大提升核电寿命管理技术水平,更有效地保障核电关键部件服役安全。
该项目由苏州院牵头,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等九家单位参与,汇聚了国内核电材料研发与评价领域的优势单位,组建了“管-学-研-用”一体化项目研发团队,经过层层答辩筛选,历时近180天最终获批,是核电装备安全服役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研发项目。
苏州院寿命管理技术中心是我国最早从事电站寿命管理的团队之一,自2003年开始,研发团队秉持“守护核安全”初心,在一回路主管道材料热老化、燃料包壳用先进锆合金研发以及RPV材料辐照脆化等核电关键材料服役评价方面积累了丰富研究经验,逐渐在核电站老化与寿命管理技术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近年已承担“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重大专项”、“863”、“973”、科技部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重大课题15 项。
本次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申报成功,进一步确立了苏州院在国内核电材料相关领域的引领地位,对于中广核在该领域突破重大共性关键技术,提升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并在全球范围内首创性将材料基因组思想应用于核电关键部件时限老化分析,形成核电站运行许可证延续工程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