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探访
核燃料元件常常被比作核电站的粮食。这些“粮食”产自哪里,又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在我国核电建设通过广泛宣传,已经日益透明、公开的今天,这个问题对社会公众来说依然比较神秘。
8月中旬,本刊记者走进了我国最早的核燃料科研生产基地、位于包头市的核电“粮仓”——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进行了探访。当一条条国际一流的核燃料元件生产线出现在面前时,彻底颠覆了我们以往对传统核军工企业的认知。
“二?二厂”,是中核北方曾使用过的厂名,是一个始建于1958年、投产于1962年的军工企业,曾经为我国“两弹一艇”的研制和国防建设作出重大贡献。然而,随着上世纪80年代我国国防工业的调整,企业一度陷入困境。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短短十几年,企业雄风再起,成为核电产业链上一颗闪亮的明星。
坚守:为发展留住人才,稳定队伍
“1982年我大学毕业来厂时,二?二厂是包头最好的企业,因为保密,外面的人不清楚企业具体是做什么的。”中核北方副总经理、总工程师任永岗,是那批大学毕业生中为数不多的现在还留在企业的人。
在回忆二?二厂建厂的资料中是这样描述这座我国第一座核燃料生产厂建设的:1958年,当冰雪还覆盖着阴山的时候,大批有关人员开始从全国各地秘密地向塞外阴山脚下的厂址汇集。当时这里的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创业者们刚来时,水不够喝,大家就把一口40多米深的枯井掏深,把打上来的混浊的水用白矾沉淀后再喝。没有住房,大家就住在帐篷里。
厂子开始建设不久,就遭遇我国三年自然灾害。当时,供应紧张,许多人吃不饱饭。为了充饥,大家吃猪毛菜、灰菜、糖菜渣,喝酱油汤,不少人得了浮肿病。厂里为给科技人员增加些营养,防治浮肿病,特意给每个科技人员每天多发一碗豆浆。此外,身患浮肿病的同志每天还可多领8至10粒黄豆或黑豆充饥。
尽管时光荏苒,但二?二厂艰苦创业的历史,却永远沉淀在这座铁打的营盘里,无论是何时进厂、何时离开的职工都会在这片“精神高地”上受到熏陶。
翻开企业的发展史可以看到,二?二厂为“两弹一艇”作出的辉煌贡献:
1960年,苏联撕毁协议,撤走专家,停止了一切关键设备和关键工艺的供应。二?二厂留学苏联的科技人员带领攻关小组在一个经过改造的仓库里,开始了长达数年的科技攻关。
1964年4月7日,二?二厂生产出我国第一套核部件,从而保证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需要。
1965年9月,全国第一条锂同位素分离生产线在二?二厂投料试车成功,并于1967年6月17日为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提供了热核材料。
1968年,某零功率堆核燃料元件在二?二厂成功完成工业性试验,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64年到1975年间,二?二厂积极承担国家下达的其他重要生产任务,研制和生产了众多研究实验堆燃料元件和控制棒靶件,取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
1958年至1986年,二?二厂的生产主要围绕着我国的国防事业。这一时期,企业创建了铀化工转化等多个工业化科研和生产体系,形成了“厂所合一”的企业主体,为我国军用生产堆、动力堆、实验堆研制和生产了各种类型燃料元件,为国家核武器研制生产提供了核材料。同时,这一时期还培养了一大批核材料、核燃料元件技术骨干人才,先后向兄弟单位输出了1500多人。
任永岗说,他来二?二厂时,由于军工生产有保证,企业效益还是比较好的。到了1986年,由于军工任务调整,三条主要的生产线全部停产。为了解决全厂4000多名职工“吃饭”问题,企业开始了“保军转民”的第二次创业,先后开发了稀土、稀土永磁、纯碱、镁钙、服装、饭店、汽车出租、饮料和木器等民品项目。这些五花八门的民品当时也十分红火,一度缓解了企业的困难,为保存企业、稳定职工队伍、支撑企业的生存起到了很大作用。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期,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大部分民品企业逐步关停。1992年至1997年可以说是企业最为困难的时期,一段时间,全厂干部一个月只拿200元生活费。1982年和1983年与任永岗前后分配来厂的大学生有20多人,目前也就剩下了四五人。
“那您为什么没有选择离开?”对这个问题,任永岗回忆说,他学的是永磁专业,毕业时他已经被分配到重庆,但因为母亲带着弟弟妹妹在包头生活得很不容易,为了照顾家里,他主动要求回包头。在企业最困难的时候,他在北京的同学跟他说,不行的话就走吧。“舍不得啊,在二?二干了十多年,放弃了很可惜。”他说,来厂后就在军品生产线上工作,一直以来很受重视,是同期来的大学生中第一个成为工程师的,1994年还获得了享受国家政府津贴,1997年担任了研究所副所长。1985年到1994年,企业新招大学生寥寥无几,他们这批人成了“宝贝”,都被委以重任。
正是有了像任永岗这样一批对事业执着追求、对企业培养心怀感恩、在困难时期忠诚坚守、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的中核北方人,企业才能在核能发展的新时期具有雄风再起的能力。
重振:成为我国核燃料元件品种最为齐全的生产研发基地
当二?二厂在困难中顽强生存时,我国核电发展给了企业一个大展宏图的机遇。被中核北方职工称为“希望工程”的重水堆燃料元件生产线,成为公司真正迈向核电领域的起步产业,开启了企业重振之路。
重水堆核燃料元件厂党总支书记赵文刚向我们简要介绍了生产线的情况。1998年国家批准在中核北方建设我国第一条重水堆核燃料元件生产线,2000年4月1日生产线正式破土动工,2003年3月首批200个国产化燃料棒束运往秦山第三核电厂。这条我国唯一的重水堆燃料元件生产线,年产能力为200吨(铀)CANDU-6型核电燃料棒束,目前生产线满负荷运行。截至2013年底,这条生产线已连续为秦山三核提供了11万余个燃料元件,创造了元件在堆内连续运行86个月零泄漏的好成绩,产品质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重水堆核燃料元件生产线在建成投产后的十年里,以安全的生产工艺、稳定的运行过程和可靠的产品质量,证明了我国核燃料元件的生产能力和实力。
在重水堆核燃料元件生产线参观时,与进入核电站一样,需要换装,车间里整洁明亮,一尘不染,处处体现出精细化管理的效果。赵文刚告诉我们说,前段时间生产车间的大修已经完成,新一批燃料元件即将开始生产。
采访中我们了解到,重水堆燃料元件厂不仅承担了繁重的生产科研任务,还肩负着公司为后续核燃料元件生产线培养人才的重任。目前正在运行和建设的燃料元件生产线上的专业技术人员,很多出自这里。
中核北方另一条投产的是压水堆核燃料元件生产线。生产线引进法国制造技术,以AFA3G燃料组件为主导产品,同时具备生产多种压水堆核电站燃料组件的技术手段和设备空间,目前年生产能力为200吨(铀)。
该生产线2006年开工建设,2010年4月12日,完成了两套模拟组件的制造,2010年4月28日,取得国家核安全局和法方AREVA NP公司颁发的生产许可证和生产线合格性鉴定证书,标志着该生产线全面建成。截至2013年底,该生产线已为秦山二期3、4号机组和方家山核电站等4个压水堆提供了241组燃料元件。
比起重水堆燃料元件生产厂房,压水堆生产线的建筑显得更为气派和现代。进入厂房大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组4米多高的压水堆AFA3G燃料组件模型,它从中部被剖开,组件的结构让人一目了然。
参观压水堆燃料元件生产过程时不必进入生产车间,这不仅免去了更换衣服的麻烦,而且使生产更为安全。整个生产区布局合理,一条长长的参观通道贯穿整个生产线,透过宽阔的玻璃窗口,可以将两旁的生产线看得一清二楚。
压水堆燃料元件厂副厂长王二平介绍说,生产线包括化工转化、芯块制造、零部件加工、燃料组件组装等4个部分。把六氟化铀转化为二氧化铀粉末、压制成芯块,经过烧结后,再把芯块装进锆合金棒中组装成元件,这是一个复杂的生产过程。加之,核电站对核燃料元件要求非常严格,甚至可以说是苛刻,必须确保燃料元件不泄露。这些因素决定了生产线上不仅要有一流的设备,而且生产人员也得具备高素质,在安全、环境管理上也远比一般工业严格、规范得多。
据了解,目前这条压水堆燃料元件生产线的主要设备是从国外进口的,如果再扩建一条年产200吨(铀)的生产线,其设备完全可以实现国产化。而且,中核北方在建设生产厂房时,已经为扩建工程预留了足够的空间。
与压水堆燃料元件生产线毗邻而建的是世界上首条三代核电AP1000燃料元件生产线。该生产线引进的是美国西屋公司燃料元件制造技术,消化、吸收实现国产化。该生产线于2012年3月28日正式开工建设,2014年5月份完成了首个骨架制造,7月份完成了展览组件的制造,目前正在进行设备调试、工艺合格性鉴定等工作,预计2015年生产线即可投产,为浙江三门和山东海阳核电站提供首炉国产换料组件。生产线规划年产800吨(铀),先期实现年产400吨(铀)的生产能力,并预留400吨扩展空间。建成后将大幅提高核电站的安全性能和经济性能,为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大气污染防治作出新的贡献。
在已经基本建成的高温气冷堆燃料元件厂房,当我们了解到该堆使用的燃料元件时略感惊讶,它的外形与前几种燃料组件完全不同,看起来更像“煤球”。据介绍,这种球形的燃料元件,由石墨基体燃料包覆燃料颗粒组成,二氧化铀是燃料的核芯。该生产线制造技术以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的研究开发成果为依托,属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的重要配套项目。生产线已于2013年7月16日完成主体厂房封顶,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第一条工业规模的高温气冷堆球形燃料元件生产线,将形成年产30万个球形核电燃料元件的生产能力,计划于2015年8月正式投料生产。
这几条生产线使得中核北方成为我国品种最全的核电燃料元件生产企业,初步形成了军工核燃料和核电燃料元件多元化的产业格局。
聚合:现代管理理念和传统精神支撑企业腾飞
中核北方的生产区和职工生活区分布在包头市青山区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在这里,上世纪50年代和21世纪两种不同的建筑风格交相呼应,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建华路”——一条以企业曾经的名字命名的宽阔的道路将中核北方与市内繁华地区连接起来,使企业不再神秘和封闭。这个传统的军工厂,已经具备了一流企业的许多特质。
听一位职工说,过去从生活区通往厂区的道路两旁有很多烟摊,2012年,企业一道严厉的禁烟令,让这些烟摊的生意日渐萧条、门庭冷落。厂里规定,只要进入厂区的安全闸门,任何人在厂区内的任何地方都不许吸烟。看似一件很小的事情,实际蕴含着精细化管理的理念。
也许在职工眼里,中核北方燃料元件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文军是一个“管小事”的领导。2012年,他上任伊始就干了件让职工“瞠目结舌”的事情:他让门卫关闭厂大门,在规定的下班时间之前,任何人没有特殊情况,不许离开厂区。他站在大门边上,看着上千辆自行车涌在厂门口时感触颇深:自从他1989年大学毕业来厂后,经历过多次劳动纪律整顿,但始终难见成效。在他看来,一支劳动纪律涣散的职工队伍,是不能很好地担当起对安全、质量要求都非常高的核燃料生产任务的。经过一段时间的严抓共管,职工们不仅适应了严格的劳动制度,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走过生产线时,看到的是每一个岗位上的职工着装规范,行为严谨,像一个个训练有素的部队战士。
在现代管理理念中有一个很流行的说法:细节决定成败。重细节是进行精细化管理的基本原则,中核北方正在通过制度化、程序化、标准化、细致化和数据化等精细化管理的手段,使核燃料生产线的运作更加精确、高效。马文军认为,作为中核集团核燃料元件生产成本中心,中核北方不光要有产能,还要有效益。降本增效的重任落在了企业最成熟的生产线——重水堆元件厂上。据介绍,该厂的生产管理改进就是从细节入手,每一个生产工艺、每一个操作环节、每一个工作流程,甚至工人的每一个工作行走路线,厂里的管理团队都进行过精心设计,制定了一系列工艺优化计划、设备自动化和国产化改造计划以及员工考核制度等,力争每一个环节都实现精细化管理。经过一年多的实践,重水堆元件厂有了全新的变化:员工由原来的396人减少到了336人,燃料棒束平均日产量提高10%。2013年提前21个工作日完成任务,为2014年生产线的大修改造赢得了时间,燃料元件成品率再创新高。
“过去总说领导工作要抓大放小,但在我看来,企业什么是大事、什么是小事是很难区分的。作为一个领导,如果小事管不好,就很难做成大事。”这是马文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的体会。他说,作为总经理他关注三方面:首先是生产。必须按照国家计划指令和电站的供货合同完成军工任务和核电元件的生产,确保核燃料生产线的正常运转,保质保量地供货;第二是企业的技术研发和创新,不断推出新东西,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保持不竭的发展动力,吸引年轻人到企业来实现自身价值和理想抱负;第三是尽量满足职工的正当利益,为职工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创造宽松的工作氛围。要想办法凝聚职工的心气。他的观点是:“企业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应该是领导来承担,来克服,不应该给职工造成压力,职工就是一心一意地干好本职工作。”
马文军认为,凡是与职工利益密切相关的都不是小事。比如,包头每到冬天都要下几场大雪,职工骑自行车上班很容易摔倒,去年他建议买了一台扫雪机,一到下雪,通往厂区的路面的雪被扫得干干净净,职工们一致称赞。
采访时我们发现,中核北方不仅与现代理念融合,而且还有一种不同于世俗的传统力量。尽管二?二厂许许多多艰苦创业的往事,已经淹没在浩瀚的史海中,但不灭的传统精神成为今天中核北方人的精神财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土豆大会餐精神”、“仓库精神”和“一厘钱精神”在这里依然有口皆碑。正是这些优质精神资源的聚合,支撑着中核北方雄风再起。